最新目录

科学认识与纠正贫血 强化临床输血管理

来源: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5-10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原标题:科学认识与纠正贫血 强化临床输血管理 □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麻醉科教授 邓硕曾 我国实施患者血液管理已有12个年头(2008年~2020年),现如今,不合理输血行为已明显

原标题:科学认识与纠正贫血 强化临床输血管理

□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麻醉科教授 邓硕曾

我国实施患者血液管理已有12个年头(2008年~2020年),现如今,不合理输血行为已明显减少。但仍有不少人对输血的不良反应认识不足,对限制性输血的理解相对滞后。一些大量输注异体血的做法不仅会改变或影响患者的DNA遗传基因,还使患者面临感染输血性传播疾病的风险。

从临床角度看,医疗人员科学掌控和维持血红蛋白(Hb)浓度,严格执行输血指征,保护患者血液免遭丢失、破坏和传染的理念和能力仍有待提升。我们应努力使血液保护和管理向有利于少输血、自体输血和不输血的“无输血手术”方向发展。

重视“可允许贫血”理念

近些年,我国异体血输注量和费用显著下降,输血并发症也显著减少。其中,限制性输血和掌控Hb浓度已成为血液管理的重要进展之一,而放宽对贫血的接受度也值得关注。

既往认为,女性Hb<110克/升,男性Hb<120克/升即为贫血。自提出“可允许的贫血”理念之后,我们发现,大部分患者都能耐受低于正常标准、但血红蛋白浓度超过70克/升的贫血。而对于心脏外科手术高危患者,70克/升的血红蛋白浓度也被证明是安全的。

为此,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,Hb的输血指征外科为70克/升,内科为60克/升。现在笔者所在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所有中等以上择期手术,术前Hb的接受度定格在80克/升以上,术前都无须输血。术中开展自体血回收管理,实施控制性降压和恰当的血液稀释,优化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方案,不仅能够保证氧供需平衡,还使患者的手术麻醉更加安全,同时也降低了异体红细胞输注率和感染率。

目前,Hb≥100克/升就不应输血已达成共识。除非出现贫血症状,如呼吸困难、心绞痛、心动过速、晕厥和直立性低血压等,限制性输血已成为患者血液管理未来的方向。

积极纠正术前贫血

术前纠正贫血能改善患者预后。如在骨科手术中,术前3天使用铁剂或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,把Hb提升至120克/升~130克/升,可提高Hb的储备和稀释空间。术中患者Hb能稀释至80克/升,可使红细胞输注率和感染率下降,降低患者住院天数。

在心脏手术中,术前使用铁剂+促红细胞生成素,再配合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,能将红细胞输注量由1单位降至0单位,做到“无血”手术。术前接受静脉铁剂治疗的患者,是否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效果区别很大。对肾性贫血和肾功能不全患者来说,使用促红素可能获益更多。

术前2~3周早期发现贫血及对缺铁进行纠正十分重要。临床医生在讨论手术方案时,要同时监测患者Hb、铁蛋白及转铁蛋白饱和度。目前快速的检测方案是将术前贫血与缺铁性贫血同步进行,即一次采两管血,一管先确定有无贫血,发现贫血后再测另一管进行缺铁贫血诊断,这样做比传统方法更快捷。

综上,近些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放宽对贫血的接受度等理念,为限制性输血提供了理论依据,显著降低了异体红细胞的输血率及其不良反应。临床医生应当更加重视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,并及时予以纠正,这对改善手术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。(申慧整理)(邓硕曾 申慧)

责任编辑: 小云

文章来源:《临床神经外科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lcsjwkzz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510/551.html



上一篇:泽璟制药2021年第一季度亏损7971.30万 临床研发服
下一篇:胸腔积液超声表现,临床表现,临床价值!

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投稿 |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|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版面费 |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论文发表 |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临床神经外科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